公司动态
站在凝固的历史前,任谁都无法做到无动于衷!
时间:2017/12/18 浏览量:4045
说起它的名字,
在近代历史书里,它被一提再提;
在小学的课本里,
“数不清的狮子”是很多人共同的记忆。
卢沟桥,凝固着战火硝烟的历史。
在《寰行中国:文化桥梁》纪录片,
第五集“铭记历史”中,
从宛平城外的卢沟桥到滇缅公路的惠通桥,
战争年代的桥梁是英勇的象征。

每一个国人都知道卢沟桥,
抗日战争的序幕从这里打响。
但在“七七事变”以前,
卢沟桥以石狮子众多且形态各异而闻名。

对于中华民族抗击日本侵略,
卢沟桥是无法替代的象征符号。
当你在桥上漫步前行,
坑坑洼洼的桥面记录着枪林弹火的历史,
沐血奋战的男儿犹如一帧帧鲜活的画面,
任谁都无法做到无动于衷。

随着“七七事变”的爆发,
中国青年积极参兵,进行搏击训练,
尽管那时我们没有先进的武器装备,
但却在战场上,打出了中国的威风。
所凭借的无非就是一股青年血气之勇,
一颗保家卫国的壮志雄心!

提起八年抗战的历史,
当中国的国土逐渐沦陷,
沿海城市逐个失守,
滇缅公路成为中国获取国际援助的重要线路。
当时为了修建救援运输的公路,
上万中国人投入到道路建设中,
他们用双手抡起千钧铁锤,
在艰险的山区开辟了一条输血救国的道路。


修建滇缅公路遇到的障碍之一就是怒江,
作为重要的交通要道,
“惠通桥”原本是一座简陋的铁索桥,
但在海外华侨实业家梁金山的资助下,
展开对于古桥的重修工作。

为了发挥古桥战时运输物资的作用,
梁先生从英国购买钢材、铁索,运至缅甸,
再由火车拉到腊戍,
接着改用马帮车运送至目的地。
重建后的惠通桥足以支持数十吨的货车通行。

但修复仅仅几年后,
为了避免日军利用惠通桥跨越怒江,
中方却又不得不炸毁它。
当梁先生得知炸桥的消息,
他只说了一句话,“桥炸毁了可以重建,
但如果祖国没了,就真的没了。”

而这条滇缅公路还有千千万万的梁先生。
运输物资少不了驾驶员,
想当年汽车都罕见,遑论司机。
而身在南洋的华侨了解到国家的难处,
无数华侨同胞回到祖国,
担任运输物资的重任!

即使他们知道山道凶险、性命存危,
依然前仆后继,争分多秒,
在第一时间将国际救援物资送抵国内。
而这一切,只因为一个简单的信念:
“中国,那是我的父母之邦,
是我的桑梓之乡!”

所幸的是,1944年的松山战役,
中方取得了艰难的胜利!
不仅重新打通了滇缅公路和惠通桥,
也拉开了中国大反攻序幕。

如今当地政府修建了松山战役纪念碑和雕像,
以纪念所有这场关键战役中的勇士。
为了还原每一个人物鲜活的样子,
人物按照当年的老照片一比一还原,
当你看到孩子稚嫩却坚毅的脸庞,
看到幸存至今饱经岁月沧桑的老兵,
难免眼眶湿润。
正是这些籍籍无名的中国儿女,
用他们的血肉之躯,
筑起了救国于存亡的中国桥梁。


这一次,桥梁见证了历史的风云际会,
铭记着中华儿女抵御侵略的家国情怀。
点击视频,
由别克与国家地理频道联合打造的
《寰行中国:文化桥梁》纪录片,
腾讯视频、寰宇地理等几十家电视台,
正在热映!
与别克一起踏上“铭记历史”的桥梁之旅。
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,内容的真实性、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。电动汽车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。为保障您的利益,建议优先选择VIP会员!